陈应时 │ 一种体系 两个系统———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宫调”
《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04期 | 08 06 2022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自成体系的“宫调”,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形成和逐步完善的。它拥有以宫音和调声为代表的两个系统,而“旋宫”和“犯调”、“顺旋”和“逆旋”、“之调”和“为调”等,则是这两个系统在宫调体系中存在的具体体现。认识宫调体系中存在的两个系统,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宫调理论以及古谱解译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阅读全文
艺术类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对艺术人才成才的影响
中国音乐2018|艺术管理 第一期 | 19 04 2021

以2009年至2012年入学的14所艺术院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进行研究。

阅读全文
许艺峰 │ 作品号漫谈
微信公众号- 钢琴艺术杂志 | 13 09 2021

依照时间顺序,回顾从巴洛克时期至20世纪,作品号的起源及人们是如何一步步将其完善的。

阅读全文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 《兄妹开荒》在,党中央就在
音乐周报 | 19 04 2021

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由羊路由编剧、安波作曲、王大化和李波创作的《兄妹开荒》称得上是为中国民族歌剧“开荒”之作。

阅读全文
“无调性有调式”的十二音创作——对乔治. 克拉姆的《大宇宙》No.4《十字架》的观察
姚恒璐教授 | 29 07 2021

 美国作曲家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于1972年创作了这首《大宇宙》(MAKROKOSMOS),作品的立意新颖,充分挖掘了钢琴种种演奏法所带来的音色变化

阅读全文
“纯音乐”的人文内蕴和“标题性音乐”的非文学性指向
《音乐艺术》2009年第4期 | 16 04 2021

以“纯音乐”和“标题性音乐”的不同美学观点为论点,阐释“纯音乐”的人文内涵和“标题性音乐”的非文学性因素,以及两者的共性和对立统一的关系、音乐与文学的互补性现象,揭示音乐及其作品在人类大文化的历史环境中的本质特点。

阅读全文
赵沨的故事 │ 我的父亲
赵沨艺术教育研究中心 | 21 04 2021

赵沨的故事系列专题

阅读全文
贝多芬的精神与当代生活(下)
《音乐研究》2020年第6期 | 16 04 2021

贝多芬的精神与当代生活

阅读全文
赵沨的故事 │ 我的家乡
赵沨艺术教育研究中心 | 19 04 2021

赵沨的故事系列专题

阅读全文
“上音”三位音乐家吴梦非、邱望湘、陈啸空研究(六)
《音乐艺术》2018年第1期,第153~164页;2018年第3期,第104~124页 | 16 04 2021

“上音”三位音乐家吴梦非、邱望湘、陈啸空研究(六)

阅读全文
寻找和谐:音乐与医学融合的疗愈力量 ——“第六届音乐与医学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黄钟》2020年第3期 | 19 04 2021

国际音乐与医学协会(IAMM)“第六届音乐与医学国际学术会议”,于2020年5月30至31日通过网络平台ZOOM直播隆重举行。该文从在线会议主题演讲、主题网络研讨会、主题论文/海报演讲三大部分对会议进行了梳理,展现了跨学科音乐与医学研究的成果。

阅读全文
郑祖襄:唐宋“雅、清、燕”三乐辨析(下)
《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 | 15 04 2021

唐宋“雅、清、燕”三乐辨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