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风向标 ——基于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项目设置的分析

23 12 2019  《人民音乐》2018年第12期   理论研究  451 次阅读  0 评论

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不仅成为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领域的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品牌项目,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了2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与成果。

自1999年创办“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到2018年举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已经整整过去了20年,两年一届的这项活动也连续举办了10届(见表一)。它不仅成为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领域的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品牌项目,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了2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与成果。

表1

10

由上表我们不难看出这项活动的几点变化:

一是该活动由前五届的教育部体卫艺司主办到第六届升格为教育部主办,表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本项活动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

二是活动名称由前七届的“基本功比赛”改为第八届开始的“基本功展示”,表明主办单位力图淡化活动的竞技比赛意味而凸显展示交流性质,以更好地发挥导向与引领作用;

三是专业称谓由最早的“音乐教育专业”变成“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和“音乐学(师范类)专业”,几经反复最后又回到“音乐教育专业”,表明主办单位对“音乐教育”作为专业这一定位的本位回归和坚定立场。

当然,这些都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变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历程。而这项活动对音乐教育专业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基本功展示项目的设置与调整上,因为项目设置某种意义上体现的是主办方对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的一种规定或诉求,项目调整则反映出音乐教育专业是否或多大程度上在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基本功展示项目的设置与调整充分发挥了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风向标的作用。

 

一、历届活动的项目设置及其变化

十届展示活动的项目设置,除了前五届没有任何变化之外,之后的五届几乎每一届都有调整。这表明,自举办第六届的2010年开始,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明显加快,改革幅度与力度逐渐加大。下表是对展示项目设置及其变化调整的梳理总结(见表 2)。

如前所述,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项目的设置,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主办方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基本定位,以及对于合格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的基本认知。自1999年举办的第一届到2008年举办的第五届这十年中,项目设置一直维持不变,五项基本功分别为钢琴演奏、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综合音乐素养。这表明,在主办方看来,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基本功就是他们在音乐专业方面的基本功,具体包括专业表演基本功(前面四项,现场表演)和音乐理论基本功(综合音乐素养,笔试)。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很显然,这一项目设置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把“音乐专业基本功”等同于了“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完全忽视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1999年至2008年这十年中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进程较为缓慢,而我国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恰恰是从2001年开始启动,并且在这十年中基础音乐教育发展最为迅速。这也表明,以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己任的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对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反应是相当迟钝并缺少对接的。

表2

11

2010年举办的第六届基本功比赛,在项目设置上终于有了调整,而且这一调整是关键性的、具有改革风向标意义的。

首先是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音乐教育技能”两个部分,明确了学生素质的基本构成,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两个方面,强调了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其次是将“综合音乐知识”进一步分为“专业基础理论综合”与“教育基础理论综合”,在基本功项目设置上第一次出现了“教育”一词,使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真正有了“教育”的意味,也由此,基本功比赛活动开始体现出了其应有的“师范性”。

可以这么说,基本功展示项目调整迈出的这一小步,促使我国音乐教育专业改革迈出了一大步,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或许是为了维持原来约定俗成的“五项全能”的提法,以及当时对器乐教学的重视,这一届在项目设置上的另一个调整是将原有的“合唱指挥”换成了“中外乐器演奏”,事实表明,这一调整值得商榷,事实上合唱指挥与中外乐器演奏同等重要且互不冲突,所以在2012年举办的第七届基本功比赛活动中,又重新增加了“合唱指挥”这一项目。

回顾十届基本功展示项目的设置及调整过程,完全可以这么说:对我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是2016年举办的第九届基本功展示活动,它大刀阔斧地用“微课展示”替换了原来的“基础理论知识”,旗帜鲜明地高举起了“师范性”这面大旗。对于这一重大调整,笔者曾受组委会委托,在第九届基本功展示秘书长会议上陈述了如下理由:

第一,基础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理论知识本身并非教学基本功与教学能力,只有当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教学活动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时,它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因此,如何考察大学生理论知识尤其是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能力,这才是基本功展示活动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而“微课展示”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第二,目前我们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在能力与素质结构上的一个致命短板就是教学实践能力低下,一个本科毕业生学了四年的音乐教育专业,仍然不能胜任或基本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这怎么也不能说是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成功,而检验音乐教师教育质量的最直观、最直接的标准就是看学生在教学实践上的表现,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与否,归根到底要体现在教学实践操作层面,所以,这次将“微课”作为基本功展示的主要方面,应该说是切中了要害,找到了抓手,抓住了根本。

第三,毋庸讳言,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做得不好,做得不到位,一方面教育实习时间短且流于形式,学生真正体验教学实践的机会不多;另一个方面是教育学及教学法等课程重教师理论讲解轻学生实践体验,对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次改设“微课”展示,可以说也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导向,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确立并提升教育教学类课程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及其教学中的地位,让“师范性”真正得以凸显。

第四,从操作性上看,原来的“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难免会出现突击准备、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问题,而“微课展示”则主要考察选手们的音乐教学基本能力素养,包括知识技能运用能力、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与课堂应变能力等等,这些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突击应付的,考察的是学生的真实水平与扎实基本功。

从第九届活动的展示效果和反响来看,以录像形式进行评比的“微课”展示充分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为设置“微课”展示项目叫好点赞,认为这一项目的调整,真正起到了作为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风向标的引领作用。

 

二、本届活动项目调整的背景与理由

第十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于2018年10月举行。本届活动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背景下举行的。上述意见与会议精神为办好本届活动特别是展示项目的科学设置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此同时,全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已启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所提出的核心认证理念——“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 OBE),则为本届基本功展示项目的适度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OBE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届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正是基于“产出导向”的理念,依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来确定展示项目的。

本届基本功展示项目的设置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是突出导向性,以使展示活动及其项目设置真正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二是体现科学性,注重凸显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点;

三是具有操作性,项目设置及评比便利于参展学生全面展示、快乐分享、相互学习;

四是确保公平性,保证不同办学水平地区、不同办学层次学校在同一个平台上平等展示与交流,并有利于参展学生个人基本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学校整体水平的全面展示与考查。

基于上述背景、理念与原则,在充分总结以往活动经验与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活动组委会对本届基本功展示项目做了新的调整。与2016年第九届比较,本届基本功展示项目设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展示内容由上届的音乐教学技能和“微课”展示两部分,扩展为音乐教学能力、“微课”展示和社会实践三大部分。具体来说,首先是增加了社会实践环节,即组织所有参展学生现场观摩承办单位当地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增设这个环节的目的,一是让展示活动由高校延伸到中小学,由虚拟教室走进现实课堂,由舞台落地到讲台,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有机对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二是现场观摩期间参展学生所体现出的精神风貌、学习热情、探索意识、团队纪律、互动交流等,同样也是一种真实而全面的综合素养展示,这种展示无需专家评比,本色呈现,一目了然。其次,本届展示活动将原来的“音乐教学技能”改为了“音乐教学能力”,技能与能力虽只一字之差,但内涵变化很大。技能是指个体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能力则是个体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这意味着,本届音乐教学能力所展示的五项内容——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中外乐器演奏、舞蹈展示,评委们不仅是从专业技能技巧层面进行考查,而且还要从参展学生在技能技巧展示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全面综合能力与素养、特别是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备的音乐教学综合素质的层面进行评价。

第二,音乐教学能力由原来的钢琴演奏、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中外乐器演奏“老五项”,调整为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中外乐器演奏、舞蹈展示“新五项”。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历届展示活动的主打项目“钢琴演奏”被取消了。对此调整,有人不太理解,提出质疑。毫无疑问,钢琴演奏对于一个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言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但如果我们依据“产出导向”人才培养理念并对照音乐专业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通过“钢琴伴奏”与“自弹自唱”两个项目,是完全可以考查出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钢琴演奏方面的必备能力的。而以往“钢琴演奏”项目所展示的诸多高难度曲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其所投入的资源与精力都很多,却往往在基础音乐教育领域鲜有用武之地,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从这个意义上看,取消“钢琴演奏”一项,并不是对高师钢琴教学不重视了,恰恰相反,这是高师钢琴教学的本位回归,是对钢琴教学的一种正确导向,那就是要进一步重视钢琴教学的师范性,进一步强调钢琴演奏能力的应用性和与基础音乐教育的适切性,要把我们的钢琴教学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要切实转变我们的毕业生演奏几个高难度曲目或许能得心应手,但教学中最需要的伴奏能力与自弹自唱水平却力不从心的尴尬现状。二是增加了一个新项目“舞蹈展示”,这是切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顺应美育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意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据了解,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探索开设舞蹈地方课程,而舞蹈教学基本上都是由音乐教师担任,即便是暂时没有条件开设舞蹈课程或舞蹈模块的绝大部分地方与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舞蹈内容的比重也是明显增加,可以说,舞蹈基本功,已经成为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舞蹈课程应该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所以,本届基本功展示增设“舞蹈展示”项目,十分必要且恰逢其时。三是所有选手参加的项目由三项缩减为“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两项,这更加凸显了歌唱与钢琴演奏的重要性和比重。其他三项则由参展学校自己确定一名学生参加,体现出在强调音乐教学基本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拥有自身优势与特长的理念与导向。

第三,“微课”展示由原来的三选一“选展项目”调整为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必展项目”,“微课”展示的分量进一步加大。在总结上届经验、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本届将“微课”展示由原来的“选展项目”调整为“必展项目”,即上届是三个参展学生中只有一个进行“微课”展示,本届所有参展学生都必须进行“微课”展示,目的是强化“微课”展示的导向作用,以此进一步确立并提升教育教学类课程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及其教学中的地位,让“师范性”真正得以凸显。此外,本届“微课”展示与上届比较,还有两个小变化。一是在教学内容领域上不再要求以欣赏课为主,在教学对象上也不再规定为哪几个年级,以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兴趣所在,充分发挥参展学生的优势与特长;二是在时间上由原来的“10—15分钟”调整为“15分钟”,这样更有利于“微课”展示评审的公平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微课”展示,主要考查参展学生的音乐教学基本能力素养,包括知识技能运用能力、师生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与课堂应变能力等等,评价的是学生对于各项基本功融会贯通之后所展现出的那种“教师范儿”。

可以说,上述调整既是我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音乐教育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殷切期盼。而展示项目设置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也可以说是自1999年开始举办这项活动整整20年来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不断改革创新的真实写照。相信本次基本功展示的项目调整必将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发挥出作为风向标所具有的引领性、导向性作用。

 

作者 郭声健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

刘沛丨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论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 文章来源: 《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发布于 20 07 2022
王次炤 | 我所经历的有关中央音乐学院改革和发展几件大事 文章来源: 《我•音乐•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2年版
发布于 14 07 2022
黄毓茜、许 冰 | 由一句话引发的对音乐教育学术研究的思考(上) 文章来源: 《中国音乐教育》2022年第4期
发布于 23 06 2022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也该“破冰”了 文章来源: 音乐周报
发布于 13 06 2022
你的音乐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文章来源: 音乐周报
发布于 01 06 2022
田耀农│音乐教育与情绪运动 文章来源: 《美育学刊》2017年第6期
发布于 18 05 2022
音乐师范生不仅是教音乐的 文章来源: 音乐周报
发布于 11 0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