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厅在市场中寻求突破

27 02 2014   中国文化报   华南   486 阅读

2013年,由于市场、政策等影响,演出出现紧缩的情况。广东省星海音乐厅及时转变工作思路,调整经营策略,以开业15周年为契机,整合全年重要演出资源,精心策划“星海15周年华典音乐季”,推出了贯穿全年的40场高端音乐会,引入八大艺术名团、50位当红音乐家,开展了30场公益活动、3场名家大讲堂,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热点,各类优秀演出应接不暇,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推进,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引起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深圳有座09剧场:免费、原创、接地气

10 02 2014   中国艺术报   华南   386 阅读

华灯初上,剧场外人潮涌动,门口的志愿者正在发放观众预订的免费门票,片刻的功夫,剧场里400多个座位已坐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里都坐满了观众:老人、小孩,带孩子的妈妈,还有刚刚下班的白领……这是日前迎来第100场公益演出的深圳09剧场的现场景象。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笑声、掌声、音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几乎贯穿了全场。

欧洲钢琴四百年前已入粤

13 01 2014   广州日报   华南   519 阅读

上世纪初的《时事画报》刊出了“音乐疗病”的新闻,音乐疗法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洋音乐在广州的普及程度。

海南:有剧场 缺演出

21 11 2013   人民日报   华南   477 阅读

在海南省海口市的海府路上,街口一栋高层居民楼底层,有两间门面常年紧锁,门上贴的租房广告与石阶上写满的电话号码,映衬着这里的萧条。相形之下,“海南戏院”4个大红字倒显得有点突兀。

东莞:以音乐剧确立城市文化气质

15 11 2013   光明日报   华南   304 阅读

一个城市的文化气质,需要历史的积淀与培育,也仰仗于当下的呵护与升华。这体现出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眼光,也昭示着一个城市未来的吸引力与号召力。

如冼星海那样,在生活的漩涡中感悟生活

25 10 2013   中国艺术报   华南   457 阅读

“冼星海是我们广东的骄傲, 70多年前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 ,至今仍旧辉煌。反观我们当今的创作,每年全国产生上千部交响乐、二三十万首歌曲,但得到全国性普遍关注的却较少。 ”广东省音协主席刘长安说,作为受众面最广的艺术门类之一,如今歌曲的题材和写作技巧都十分优秀,但在群众中没有影响,成为音乐创作的“致命伤” 。

外国人眼中的明代广州:留长指甲弹奏乐器

02 06 2013   中新网   华南   484 阅读

明朝时期,广州人就非常喜欢音乐了,当时,不仅那些士大夫喜弄乐器和研究乐律,而且,市井中的老百姓也很喜欢音乐。每逢宴会、节日以及日常娱乐,都离不开音乐。因为音乐的流行,乐器也在明朝时期的广州有了很大的发展,乐器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既有中国乐器,也有外国乐器。

音乐节:“舶来品”的中国境遇

28 04 2013   深圳特区报   华南   401 阅读

自2002年北京迷笛音乐节首开中国内地户外音乐节的先河以来,迄今每年在国内上演的已经有大大小小近百个音乐节。图为户外音乐节现场。

东莞塘厦:音乐创意产业“越唱越红”

12 03 2013   中国文化报   华南   319 阅读

走在东莞市塘厦镇的土地上,处处能感受到音符的跳跃。近年来,该镇依托良好的文化设施条件,以“打工音乐”为特色,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原创音乐品牌,推动了音乐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

京广学生三亚感受崖州文化,学跳竹竿舞唱民歌

10 02 2013   三亚晨报   华南   595 阅读

1月29日上午,三亚崖城镇中心学校操场上显得格外热闹,清脆的竹竿敲击声伴着孩子们的欢笑,第六届红姐姐服务学习活动正在进行,来自广州和北京的36名中小学生,被分为“红黄橙”三队正在学习竹竿舞。

深圳:十大观念组歌唱响时代主旋律

15 01 2013   21CNMC NETWORK   华南   385 阅读

1月9日晚,在深圳音乐厅聆听《实干兴邦——深圳观念组歌》的深圳人仿佛找回了早期特区建设时的那种激情与豪迈。

广州“教育超市”开张

11 12 2012   中国教育报   华南   353 阅读

广州地区第一家“教育超市”——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华南理工大学教育超市近日正式揭牌,3万学时的原创网络课程资源正式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