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录音器材厂L-601A开盘磁带播放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旨在强调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世界的巨大潜力和强大能力,呼吁各界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湖北音乐博物馆将在5月18日当天联合举办展览“声音的力量”,推出“有声遗产”主题宣传片,通过科技的手段使声音的保存与传播在时空上得以延展。“音乐博物馆一定要注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湖北音乐博物馆以‘声音的力量’作为展览主题,通过音乐的物质载体,高度凝练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说。
334盘钢丝录音带记录民间原始录音
馆藏钢丝录音机Webster Chicago 288-1R
一直以来,武汉音乐学院注重音乐史料收集、资料采集,积累了丰富而珍贵的音乐文献档案。1953年,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之音乐部分组建而成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建校起点。其前身包括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1930年)、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1947年)、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和香港中华音乐院(1947年)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武汉音乐学院丰富多样、积淀深厚的音乐教育历史传承。“1953年,六大音专的音乐历史资料也集中到了武汉音乐学院。建校之后,武汉音乐学院继续注重音乐资料采集、民族民间采风录音等,近百年来积淀了很多珍贵的音乐文献档案,藏品丰富,成为‘声音的力量’汇聚场所。”李幼平说。
武汉音乐学院采集音乐资料最初使用的音像载体是钢丝录音带。这是一种将模拟信号的音频以磁性存储在细钢丝上的录音设备。Acierex钢丝录音带、Acierex钢丝录音带外盒、Webster Chicago钢丝录音带、Webster Chicago钢丝录音带外盒等应用较广。目前,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共收藏有334盘钢丝录音带,记录着湖北各地区山歌、田歌、小调、灯歌、劳动号子等,包括上世纪80年代,武汉音乐学院教师在承担《湖北民间歌曲集成》《湖北民族民间器乐集成》编辑任务期间,深入民间采集的原始录音,是非常珍贵的音像资源,保存在了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自1953年建馆以来,保存了该校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音像资料。其中,钢丝录音带334盘,唱片39443张,磁带8227盒,CD7221张,VCD554张,DVD4339张。
聆听用音乐记录的历史
编号为“M-001”的《黄河大合唱》唱片
展览“声音的力量”设置“历史之声”“世界之音”“湖北之乐”等三个单元,展出馆藏的部分音像资源,以保存声音的音像播放载体为脉络,凸显声音的力量。
展出的音像资源,不论是音像载体本身,还是其记录的音乐内容,都有着重要价值。比如,此次展出的唱片《黄河大合唱》是中国唱片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张密纹唱片。唱片原始编号为“M-001”,灌制于1958年,由中国唱片厂发行,唱片上还写有当年的“湖北艺术学院唱片室字样”。其录制的《黄河大合唱》是一套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这张唱片将在“声音的力量”展览中的“历史之声”单元展出。“随着历史的洗礼、时代的进步,传统音像制品成为时代的遗物,红色音乐成为永恒经典。音像载体是这些经典音乐永恒的见证者、记录者与传播者。”湖北音乐博物馆副馆长乔晴说。
磁带也是“声音的力量”展览的重要展品之一。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藏的8277盒磁带中,最具特色的是湖北民歌、民间器乐曲及武汉音乐学院师生表演创作的曲目等。此次展出的编号为“113”的是《五四以来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选》的盘式录音带,内含《旗正飘飘》《渔光曲》《毕业歌》等经典红色歌曲;编号为“W-554”的磁带播放的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之歌》,记录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这段历史……参观者不仅可以参观音像载体展品,还可以聆听其用音乐记录的历史。“‘声音的力量’展览让大家能够沉浸式观展,虽然播放的音质达不到现在的高清水准,但是它们代表的是时代的声音。”乔晴介绍,配合“声音的力量”展览,湖北音乐博物馆将延续去年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主题展”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围绕“让有声遗产活起来,让红色文脉代代相传”主题,拍摄制作“有声遗产主题宣传片”,涵盖“钢丝录音带”“唱片”“磁带”“CD”“VCD、DVD和数字音乐”等专题,通过各个时期流行的播放载体来展示我国不同阶段代表性的红色歌曲。
国营上海器材厂532型落地机
展览“声音的力量”还将集中展出上海录音器材厂L-601A开盘磁带播放机、国营上海器材厂532型落地机、馆藏钢丝录音机Webster Chicago 288-1R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播放设备。其中,磁带播放设备L-601A开盘磁带播放机是我国最早生产的专业级录音机,1976年由上海录音器材厂制作生产,序号为61938。它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精密、保真度高,是当时专业级录音播放载体。回顾声音历史的同时,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数字音乐体验中心还将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与前沿的VR、MR、AR(虚拟现实、混合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为听众带来新的视听环境与音视频体验模式,触摸声音的未来。(文 | 卢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