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音乐:《帕卡贝尔的卡农变奏曲》——George Winston改编曲

16 03 2016  21CNMC NETWORK   出版物 - 音乐视听  1357 次阅读  0 评论

卡农Canon(K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

卡农Canon(K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


George Winston

乔治·温斯顿(英语:George Winston,1949年-),是一位美国钢琴家兼作曲家。乔治·温斯顿出生在密歇根州,并在蒙大拿州和密西西比州长大,他毕业于佛罗里达州戴兰德市的斯特森大学,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 。他的大多数作品因为能使听众感到大自然的风景,并且反映了四季的精髓,给听众闲适、轻松、怡然、清新的感觉。乔治·温斯顿改编的卡农深情自然,旋律和声极富现代新世纪音乐的心灵风格,直入人心。

乔治·温斯顿于1972年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为《民谣与布鲁斯》(Ballads and Blues),当时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反响。而直到1979年,威廉·阿克曼(William Ackerman)与他谈起为他的新唱片公司录制专辑的事情。起初,乔治·温斯顿只是用夏威夷吉他弹奏了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之后有为电台的夜间节目做背景音乐,这样也就成为了乔治·温斯顿的专辑《秋日》(Autumn)。在音乐中,他将秋日描述成为万圣节的颂歌。这张专辑《秋日》后来被听众大受好评。之后他的专辑《十二月》(December)和《辞冬》(Winter into Spring)都获得了白金唱片的称号,并在1996年的的格莱美奖中获得最佳新世纪音乐专辑。由于他对史努比花生漫画的喜爱,他在1996年制作了音乐专辑《Linus & Lucy-The Music of Vince Guaraldi》,这张专辑是献给格拉第(Vince Guaraldi)为花生漫画所做的音乐。在2002年他将19世纪60年代门户合唱团(The Doors)的音乐制作成专辑《Night Divides the Day - The Music of the Doors》,与其不同的就是音乐使用的是钢琴的独奏,并且音乐更加的恬静怡然。


《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卡农变奏曲)

《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帕卡贝尔的卡农变奏曲)更像一部文艺电影,讲述着一个平静、欢快、浪漫、悲伤以及关于生死轮回的故事。流畅的旋律、情感的转化容易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

这首《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卡农变奏曲)出自乔治·温斯顿最出名的专辑《December》。《December》是他“四季”四张专辑里的最后一张,也是最闻名的一张。乔治·温斯顿改编的卡农深情自然,旋律和声极富现代新世纪音乐的心灵风格,直入人心。

《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并不仅仅是一首钢琴曲那么简单,她更像一部文艺电影,讲述着一个平静、欢快、浪漫、悲伤以及关于生死轮回的故事。流畅的旋律、情感的转化容易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卡农Can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卡农乐曲中,帕海贝尔的卡农是最著名的一首,简单不过的曲调一再反复,高低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和谐演奏出曼妙的旋律,最后光辉地结束,听起来却丝毫没有单调之感,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深远。

既然音乐名《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也就是说,这是乔治温斯顿改编Pachelbel(帕赫贝尔)的Canon(卡农)。


Pachelbel(帕赫贝尔)

Pachelbel(帕赫贝尔)(1653-1706),德国著名作曲家,是巴赫的老师。

当年年轻的帕赫贝尔,忍受着爱妻孩子死于鼠疫的巨大痛苦,创作出一组不朽的音乐,以纪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变奏曲,就是后人所称呼的D大调卡农(Canon in D Major)。在帕赫贝尔的卡农诞生后约三百年,好莱坞将其改编成电影《凡夫俗子》的配乐,首次进入流行文化和大众视野,至今魅力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作品。

卡农曲长仅五分钟,是微不足道的小品。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使帕赫贝尔留名后世的正是这首卡农。从来没有哪一首音乐能象卡农,准确地说,是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 Canon),让我如此疯狂地迷恋,伴随我生命过程中的所有快乐与忧伤。有个同样热爱卡农的国外朋友,在他专门为这首音乐制作的网站上写道:“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穿透脊骨的颤抖,直达灵魂”。婉转的曲调却并不悲痛,用28度的轮回诉说暴雨后的晴空。真像这样的感觉。雨后一尘不染的天空,湛蓝、悠远、纯净。


什么是卡农?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歌曲音乐中,时常可见卡农的身影。

可能很多人知道乔治·温斯顿改编的《帕卡贝尔的卡农变奏曲》这个曲子,都是因为它是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全智贤弹的钢琴曲。

在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当全智贤的钢琴声在大学阶梯课室里响起的时候,满脸尴尬的车太贤情不自禁穿过人群,将准备以久的玫瑰送给全智贤。这时满场一片喝彩鼓掌之声。 全智贤弹奏的这首曲子,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优雅流畅的钢琴独奏,就是改编自George Winston(乔治·温斯顿)的专辑《December》中的"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


Canon的版本

最原始的当然是四重奏Pachelbel先生的Canon in D major

1966年 维也纳音乐节又演奏了大指挥家卡拉扬先生的Canon版本,有一点点的是加了一把小提琴

1985年 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问世,带来了他独自改变的钢琴版本。(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

1987年 出了个吉他天皇Nicolas Angeles演绎的现代版本。Canon (Guitar by Nicolas Angelis)

1992年 大竖琴家Mask和长笛演奏家共同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周年式上演奏了极其优雅的 Canon in D

1995年 日本明星深田恭子,在自己的专辑中也亲自演绎了亲手改变的Canon

1997年 全智贤出了张专辑叫 Pure apple ,第六首便是全智贤亲自演绎的 Canon Flying In The Sky


以上2个视频演奏的作品就是由乔治·温斯顿改编的帕卡贝尔《C大调卡农变奏曲》。


相关文章

音乐故事:钢琴曲《牧童短笛》 文章来源: 21cnmc编辑部整理
发布于 21 09 2016
我国复调音乐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文章来源: 中国音乐学网
发布于 21 09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