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担任总顾问,率领团队完成了《现代冥想新冠肺炎辅助康复》专辑和《现代冥想辅助医务人员抗疫》专辑的制作。两张专辑旨在辅助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与康复,帮助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和防控人员缓解压力、焦虑和疲劳。目前,专辑已经投入雷神山医院部分病区使用,获得了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好评。
民众与患者皆需情绪疏导
3月9日,上海交大医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疫情首个大型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35%的民众对疫情存在明显的情绪应激反应。其中29.29%的受访者属于轻度至中度困扰,5.14%的受访者遇到严重的心理困扰,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如恐慌症、焦虑、抑郁和精神分裂症等。
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至少需要2周,危重患者至少要1个月。长时间待在一个封闭的病房环境内,活动空间有限,很多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心理问题,这个时候,非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云制作冥想系列专辑
2月中旬,上海音乐学院接到任务后,迅速指派负责教授作曲、电子音乐设计、音乐科技的刘灏老师参与其中。刘灏带领他的学生们完成了两张专辑中的音乐设计与制作等相关工作。
刘灏迅速组队,邀请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教师陆笑姿负责演奏古琴,电子音乐设计专业研究生薛蕙心负责音频采样。之所以选用古琴,刘灏介绍:“疗愈类音乐更注重功能性,让听者在聆听时能彻底放松身心。配乐方面,首先想到的就是古琴,它的音色纯净、通透,而且相对低沉,比较适合演奏舒缓的音乐,辅助治疗和睡眠。”两张专辑时长接近60分钟,这60分钟的古琴曲目,都是由刘灏带队原创。
在拿到引导词之后,首先需要设计音乐的整体氛围和曲式结构,再逐渐细化到音乐的动机、音高素材的发展,以及每个乐段的具体时长等。与古琴演奏家进行沟通、磨合后,团队录制了古琴素材,然后在软件中将配音、音乐和音效进行剪辑、制作和混音。由于疫情当前,所有人员只能进行“云创作”“云沟通”。比如音频中有很多流水等环境音,这些环境音放在什么位置,声音的大小、渐弱渐强的点在哪里等细节,都需要非常具体的商讨,大家常常忙到后半夜。经过反复打磨、修改,才有了最终完整的音频。
两张专辑各有分工
冥想是情志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冥想是基于中医养生学、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学科理论,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类放松减压与疾病辅助治疗新技术。它有机整合了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情志理论、扶正理论以及五行学说、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充分利用了传统医学的自然疗法和音乐疗法,并结合了现代心身医学、心理治疗和正念冥想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迄今,已有数千篇科学研究论文表明,冥想通过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去除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可以辅助治疗多种身心疾病。
《现代冥想新冠肺炎辅助康复》专辑,主要面向新冠肺炎患者。以强化肺脏功能、辅助肺部疾病治疗为主旨。通过现代冥想调理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健脾益肺,理气化痰,减轻肺部炎症等病理变化;补肾纳气,助肺敛降,从而增强肺脏及相关脏腑正气,起到辅助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与康复的作用。
《现代冥想辅助医务人员抗疫》专辑面向医护人员,有效消除医务人员、防控人员等因高强度应激与工作导致的压力、焦虑和疲劳,从而增强各器官和系统的机能,提升免疫力和防病抗病能力。
据悉,第三张针对大众制作的《现代冥想舒缓大众焦虑压力》专辑已在制作之中。
3月6日,两张专辑一经发布,相关微信公众号文章的累计阅读量已达30万人次。该系列专辑在雷神山医院部分病区使用后患者反响较好,改善了部分患者的心理压力、焦虑和疲劳。现在已经在上海多个医疗队之间流传,包括武汉金银潭医院在内的多个病区。多位援助武汉的医生说,部分患者听了冥想音频后,原来焦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身心压力减少了很多,抗病信心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