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2013年第2期
(总第159期,3月15日出版)
目 录
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源流考证
——以苗、瑶、畲三族为例 王耀华
仪式音乐文本的互文性与符号学阐释 赵书峰
长调到短调的衍变
——以蒙古贞地区民歌音乐形态衍变为例 张 林
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腔句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孙家国
————————
元始《乐经》考 余作胜
唐宋词曲关系新探
——曲调、曲辞、词谱阶段性区分的意义 戴伟华 张之为
达玛沟三弦琵琶定弦研究 张 寅
元代礼乐户的界定 张咏春
————————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 杨正君
十二音和弦的结构研究 郑 刚
在文字谱中体现观念与形态的分离
——概念音乐创作实践初探 朱宁宁
————————
第五届“人音社杯”书评征文获奖作品选登
“仪式音声研究”中国本土化进程鉴证实录
——曹本冶主编《仪式音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评介 宁 颖
歌师与歌唱
——读臧艺兵《民歌与安魂:武当山民间歌师与社会、历史的互动》吕路路
中国当代音乐学家(蓝雪霏、蒲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