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曲家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于1972年创作了这首《大宇宙》(MAKROKOSMOS),作品的立意新颖,充分挖掘了钢琴种种演奏法所带来的音色变化
作曲家姚恒璐用现代作曲手法体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音乐语言风貌,创作出一系列现代音乐作品。其中,第一交响曲《升华》、为大型管弦乐而作的《虹》以及民族器乐合奏《一枝花》《落盘珠》《跋涉——无穷动风》等5首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作品总谱于近日出版,成为山东友谊出版社“中国音乐总谱大典”系列的重要出版物。
钢琴组曲《十二生肖》由我国当代作曲家姚恒璐创作于2014年,作品按照中国传统十二生肖的年轮顺序,依次写作,其调性关系则按照中国古代编钟律制从#F到F的排列顺序安排。
从音乐历史的发展方面宏观地看待音乐结构衍变的规律,才能把握风格流派变换表象下的实质规律。正如英国20世纪的音乐学家柯克指出:西方“中古时期的音乐在构思上主要是建筑式的;浪漫派作家和文学紧密联系;印象派则和绘画毗邻;现代派又回到建筑式的构思中去。”
音程的作用是“全能型”的,说音程是音乐作品构成的基础,一点也不过分。不同的技法导致不同的音乐风格,也导致音程所起到作用的不同性质。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姚恒璐撰写著作《从曲式原则到结构逻辑——音乐结构与作品风格演变的有机关联》,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曲式的结构原则为核心,将它与规范曲式类型、结构的变体、结构的对位、结构的自由相连接,最终说明“自由结构”的历史继承性何在。